Tuesday, April 12, 2011

有时候那种思念就像海啸般侵来,挡不住,逃不掉,肆虐,久久缠绕。

我忘不了童年的记忆,成长的叛逆,还有他们我的耐心,表情,历历在目。

我忘不了,在我顶撞公公过后爸爸的那句话,他老了,什么事情我们都忍着点,何必这样。
老了,不代表横行,那时我当时的想法; 老了,代表的是时代的变迁,这是我今天的领悟。

过去的70年,在人类的历史上毫不起眼,但那时他们的一生。从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到今天的自由婚姻、从男尊女卑但今天的男女平等、从中国到马来西亚、从长者为尊到今天的不分尊卑,有理行遍天下,这中间的巨大变化,我那时忽略了。这种风气,甚至可称为习俗,在中国千年历史中根深蒂固了数千年,但在这短短的百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任哪一个在那时代生长的人都不能适应。今天,我们高喊成长经验影响孩子未来发展,反过来想,家里长者今天的言行思想有怎能不带有它们幼年教育的影子?那一刻,我开眼了,我忏悔了,醒悟了。这么说并不是说我认同它们的一些做法,而是我体谅那背后的因造就的今天的果。换成是我,或许我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无论过去怎样,现在如何,有一件东西不变。
谨记,感恩,惜福,趁早。

Friday, April 8, 2011

这条路充满惊喜,
惊吓,
惊奇,
惊讶,
惊慌。

踏上了这条路,
我从一开始的无尽抱怨,
不满,
不忿,
到中间的不解,
不服,
不屈,
直至今天的不求,
不惊,
随遇而安。

一路上免不了跌跌撞撞,
大家都一样,
谁叫我们都有青春,
不跌到不知道痛。

有些事,
不是听了就懂,
非要亲身经历过,
不会有收获;

有些事,
不是经历了就有体会,
有的人要两次,三次,或者无数次,
狼狈不堪,
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走这条路,
也是最后一次,
唯一一次。

一路上,
我学会了承担,
明天等着我的是什么,我不懂;
昨天发生了什么,我忘了;
今天学到了什么,我不管,
我只知道,
活下去,
走下去,
看下去,
体验下去,
用我的脚,走完人生;
有我的手,挥洒人生;
用我的眼,看尽人生;
用我的心,体验人生;
用我的耳,聆听人生;
用我的嘴,尝遍人生;
以我身,写我生。

我就这样,
踩着脚步,
走走看看,
迈上人生这条路,
走向终点,
又或者绕一个圈,
走回起点。

Tuesday, March 15, 2011

个人喜欢 Robert Gateman 的课。近乎粗鲁式的幽默常常惹来一班的哄笑声,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。学生对他的评价呈现极端的两极化。


他习惯用大声的音乐来充塞开课前的时间。
他习惯用 Good evening, my favorite night class! 来开始三个小时冗长的课程。
他习惯用一种嘲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,的确有时候过分了点,但发人深思。
他习惯用“心神催眠”来总结整晚的重点。
他习惯用 Go make a difference! 来结束一个夜晚。

我不喜欢上夜课,但是我享受上他的经济夜课。
我不喜欢复杂,但是我喜欢他口里的经济学。
我不喜欢金钱数字,但是它让我从经济版中读出了蛛丝马迹。

他让我觉得,幸好我没错过经济学,经济学改变了我对目前世界的看法,又或许我的未来。

Saturday, January 29, 2011

曾经认为过去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,现在的只是人生中的过客,来了,聚在一起,又散了。。。

曾经认为不会有更美好的想出时光,记忆中的那些才是最灿烂的。

但是,不知不觉中我发觉过去的留在过去,现在的留在现在,未来的只在未来,大家互不相干,没有任何出入,不能互相左右,更无从比较。

重要的不再是几时,而是什么。
计较的不再是时段,而是经历。

有些东西不是别人说了就明白,到最后还是要自己有所领悟才是真理。
新年对我来说意义深重。 所有节日中,我最看重除夕,对我来说初一并不是新年的高潮。除夕很美,初一很忙碌,初二新年气氛走下坡。

炮竹一声除旧岁, 这或许就是我喜欢除夕的原因。新年第一炮,在我心中打起了一多花,期待的花,感恩的花,美丽的花。那一炮让我有一种洗礼的感觉,时间的洗礼,成长的洗礼。新年里最期待的这声炮竹带来了我的新生,对我来说,新的一年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。一年的结束,一年的开始,在这里我看到了它们的交叉点。那种感觉就像时光幻化成人形,去年向我挥别,明年向我招手,站在这个交叉点,我心中满是激动。

新年,多么美好呀,家家户户门前的红色炮竹屑,震耳欲聋的新年歌,每个大人小孩的笑脸,璀璨的烟火,一夜不眠星空,隐隐约约的爆炸声。。。

年年难过年年过,你说新年多特别,多重要,多美好?!

如果要我排名最珍贵的回忆,除夕绝对会是当中的重点排名。

Tuesday, January 25, 2011

"他们曾今是天,说一不二,你从不能违抗。可是现在,他们都听你的了,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了。因为他们老了,他们开始寻求依靠了,而他们这辈子,拥有的只有我们。"

"记得有一次跟朋友聊天,朋友说:“就按我一年回家5次算,保佑咱爸妈能活到100岁也就还能见他们200多次,真少!”我努力地连搬指头带思考地想了想,确实!"


这两句话让我感触良多,希望你也是。